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對有機揮發物(VOC)排放和監控提出了全新要求,加之環保型涂料及其成膜助劑、混凝土減水劑、多晶硅切割液、汽車剎車液、航空煤油防凍劑等需求日趨增長,為綠色環保助劑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近年來,國內霧霾大面積肆虐,其中VOC的光化學反應是制造PM2.5的重要幫兇。因此,為在“十三五”內降低霧霾侵害,必須減少VOC排放,而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最大程度地實現以環保型溶劑對傳統有毒有害溶劑的替代,并將環境友好型溶劑不斷向新的應用領域拓展。
綠色環保助劑應成時代主流
首先,加快涂料升級,環保型溶劑堪當重任。當前,國內傳統涂料占比仍高達六成以上,在涂料生產的上游,如溶劑、成膜助劑、顏料等原輔材料,以及下游涂裝加工過程中,都會大量排放VOC,對大氣的污染很大。“十二五”期間,盡管社會各界高調造勢加大監控排放力度,中國涂料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大力倡導淘汰含苯等有毒有害溶劑,但受成本等利益驅動所困,實際減排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顯然,由于缺乏權威性驅離與置換措施,傳統溶劑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在涂料中的既得位置與利益。國家自2015年2月1日起對涂料征收4%的消費稅,并對施工過程中VOC含量高于420克/升的,在已隨購進涂料承擔消費稅的基礎上,還將再一次被征收同一稅種。通過稅收手段促進涂料產業提檔升級,此舉無疑對環保型溶劑構成重大利好。
其次,適應時代要求,不斷推出精細化工新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經濟相關領域對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越來越多,大規模進口已不適宜中國國情,也不利于改變我國化工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格局。因此,助劑行業應當挺身而出,擔當時代重任,全力提供產品支持。
當前,根據內需增長趨勢,應當以二元醇醚溶劑作為源頭,積極向下游延伸拓展,主要研發領域有:一是混凝土減水劑,可以提高混凝土強度,在縮小混凝土體積的同時,使混凝土結構耐沖擊性更強,特別適用于高鐵路基、橋梁、高等級公路、機場等重要工程。二是太陽能切割液,可廣泛運用于新能源材料中的多晶硅、單晶硅等。三是乙二醇醚類,其中甲醚可作為航空煤油防凍劑,二甲醚屬惰性溶劑可用于汽車制動液。四是凈味涂料成膜助劑,可促進建筑涂料提檔升級。全球涂料網了解到這些應用領域充滿活力,特別是亞投行成立運作在即,“一帶一路”建設漸入佳境,為上述精細化工新材料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
再次,避免陷入低端競爭和實行總量控制。當前國內二元醇醚溶劑總產能已經超過80萬噸,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但是,擴能步伐并沒有停歇,主要表現在新增產能多地化和單套裝置擴大化;前者加劇地區間的無序競爭,后者加劇了供需失衡。
因此,我們呼吁在“十三五”規劃中政府主管部門要根據市場容量進行科學布局,切不能罔顧實際需求繼續縱容產能。應當做好市場預測服務,在宏觀上實行總量控制,保持與下游有機銜接和匹配。在微觀層面上,企業間應當摒棄低端大宗產品拼規模拼價格,轉向以研發新產品為著力點,滿足現有需求并引導和培育市場新需求。
?
下一條:上海9月油品質量升級再提速